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中国100所名校校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百所名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1、清华大学。
清华是一所有理想的大学,也是清华人实现自己梦想的殿堂,中国十大名校之首的清华大学位列亚洲大学排名第二位。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的北京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京大学位列亚洲大学排名第三位。
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3、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作为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位列亚洲大学排名第四位。
香港大学是全球第一个界定出SARS病原体的科研单位,作为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大学它在经济、金融、会计、生物医学、牙医、教育学、人文学科、法学、语言学、政治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
学校校风是什么?
中国石油大学校风:学校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校风正在准备修改)
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求真务实、创新图强”的精神。
[img]中国百年以上的大学有哪些?
中国百年以上的大学有:
1、武汉大学:创办时间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为现名。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2、天津大学:创办时间1895年10月2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3、浙江大学:创办时间1897年5月21日。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4、北京大学:创办时间1898年(戊戌年)7月3日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5、山东大学:创办时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浙江大学
帮忙整理一下中国各大名校的简介!
一: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三:复旦大学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81个研究机构,145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有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 7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五:浙江大学: 浙大文化,经百年沉淀,十数辈传承,底蕴深厚,而今又站在时代前沿,浙大的校园文化,深受其益。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浙大学子向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浙大“求是”精神,更在创业、创新等时代大潮中,注入了新的内容而发扬光大。 浙大学子,可谓天赐甚厚。有此之大学,有此深厚之文化熏陶,定能搏击于时代,遨游于科技文化的海洋。 六: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6300多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原国立东南大学成立日)。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积淀了优良深厚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到南京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百余年来,东南大学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学校精神
校 训
《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从现代教育文化学意义上讲,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座右铭”的作用,对于造就和培养学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作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准则,校训是对学校的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其表述比校风更凝练、抽象,内涵更丰富、深邃,能较好地体现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治校风范。正如一个人要有精神去支撑事业,一所学校也要有靠精神支撑方能成为名校,而校训正是学校精神的具体表达,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训深邃隽永,令人闻之肃然起敬,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力量,虽历经三百载,仍熠熠生辉!这种重视传统与追求真理并重的管理理念,不但对哈佛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性格的形成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树立哈佛非凡的世界现象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感召和推进力量。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短短八个字的校训激励,感染了一代代清华人,成为清华的标志和骄傲。
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校训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缺乏真正的校训的学校永远不可能出类拔萃!学校管理无小事,处处显其大。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管理精神的浓缩,作为校长,教师、学生不可不知,亦不可不思!
校 风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的长期努力所形成的行为风气。
校风是无形的管理者,是一种来自集体内部的精神力量。校风一旦形成,便有一种稳定性和持久性,以它所特有的方式对人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使人能从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生受益。
良好的校风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它一旦形成,作为一种稳定的组织气氛,就会对不符合校风要求的人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并强制他们与之相适应。 校风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激励因素,它能激发学校的青春活力,促使师生员工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向上的力量。良好的校风还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航标”,它能激发并引导师生员工为完成学校的目标而朝一个方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成为保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为集体做贡献的强大动力。
良好的校风能以大量微妙的方式沟通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促使师生员工产生一种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把学校每一个成员的力量凝聚成一种合力,发挥出全部的效能。良好的校风能使得学校每一个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也增加了共同语言,因而能更好地沟通信息,交流感情,使师生员工协调地融合于集体之中,从而使学校行政管理的各种措施得以及时、准确的实现。
就学校本质而言,“学校是人”、“学校为人”、“学校靠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良好的校风能使学校师生员工对其所属的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在集体中,自觉调整行为定向,增加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良好的校风能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校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在这其中“学会做人”是最关键的,起着决定性作用。
良好的校风不仅在本校起作用,净化、优化校园环境,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起了一定的作用。
教 风
教风,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行为能力,归结为德、才、学、识、仪(貌)。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度责任感是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做好工作的巨大动力,也是教师劳动质量保证,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才会全力以赴,尽心竭力地做好工作。
教育,包含二层意思,一是教,是指教学、教书;一是育,是指育人。教育就其实质含义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主要活动虽然在课内,但责任不只是在课内,排在课表上的虽然每周只有几节课,而在课表以外还有许多有益的事情可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是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位教师在平时施教工作中要积极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做到胸中有数,做到“知人善教”。要善于做后进生工作,不能让一个后进生落伍。
教书育人是高等学校培养四化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教风建设的一项关键举措,教书育人的源泉在广大教师,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担负社会、国家赋予的重任,为实现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做好各项工作。
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潜心钻研,严谨笃学。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程度,认真备课写出教案,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有用的科学知识,自己必须具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要孜孜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学识干枯,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智慧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只有自己有源头活水,才能以丰富的新鲜知识滋润学生的成长。大量的教育时间表明,学生的学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
要积极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通过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在新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作风,对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以学为荣、不学为耻”的风尚。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对课堂纪律、学生听课情况进行管理,是任课教师的职责。
加强激励教师的作用。成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受赏是一种无尚的荣耀,没有哪个人不希望得到成功、得到别人的鼓励和奖赏。每一次的成功,是对自己付出的回报;每一次的奖赏,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增强很大的信心;每一次的奖赏,都会增加无比的动力。加强激励教师的作用,在教师队伍中能更好地树立正气,更好地加强教师的协作意识和精神。
学 风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气质。学风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
中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中学阶段更是人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的一生的关键时期。学知识、学做人,学习与将来的升学、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知识,学习和培养与此相关的素质和能力。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习贵在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增长,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善于学习,善于积累,积少成多,才能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升。学习贵在坚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必须一以贯之,才能收到成效。否则,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校风:是学校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应该保持的作风
校训:是教导学生应该怎样为人,是学校教育精神的浓缩
校风是指学校的风气,校训是指学校的规则.
例1:
校风——勤奋、文明、健美、创新
教风——科学、严谨、民主、和谐
学风——乐学、多思、探索、求新
校训——自尊、自理、自立、自强
例2:
校训:自昭明德 自信砺学
自昭明德:语出《周易》:“君子以自昭明德”。
校风:臻美臻善 日进日新
教风:博学善导 厚生乐教
例3:
校训:诚信 励志 拼搏 奉献
校风:探索 求实 开拓 进取
教风:厚德 博学 高效 创新
学风:乐学 静思 自主 合作
北京市所有小学校训大全
和平里一小: 团结、勤奋、活泼、创新
和平里二小: 文明、健美、求知、创新
和平里三小: 诚实、勤奋、团结、创新
和平里四小: 文明、勤奋、活泼、创新
和平里九小: 文明、勤奋、健美、活泼
安外三条小学: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
和平北路学校: 勤学、苦练、立志成才
青年湖小学: 文明、守纪、求实、进取
东师附小: 诚信、创新、勤奋、健康
地坛小学: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分司厅小学: 勤奋、文明、健美、创新
北锣鼓巷小学: 团结、诚实、勤学、向上
方家小学: 尊师、爱校、奋发、进取
国学小学: 勤奋、文明、团结、健美
黑芝麻小学: 勤奋、文明、健美、创新
府学小学: 勤奋、诚实、文明、团结
帽儿小学: 团结、礼貌、进取、创造
北新桥三条小学: 文明、勤奋、团结、诚实
东四十四条小学: 团结、勤奋、文明、健美
史家分校: 学习与生命同行
北新桥小学: 团结、守纪、勤奋、创新
雍和宫小学: 勤奋、守纪、朴素、诚实
北官厅小学: 真诚待人,快乐生活
曙光小学: 文明、勤奋、自主、健美
西中街小学: 勤奋、健美、文明、活泼
艺美小学: 文明、诚实、勤劳、创新
东四七条小学: 勤奋、创造、文明、活泼
东四九条小学: 团结、勤奋、活泼、文雅
回民小学: 团结、诚实、勤奋、创新
育芳小学: 诚实、勤奋、团结、进取
美术馆后街小学: 勤奋、守纪、团结、向上
什锦花园小学: 敬业、爱生、进取、创新
东高房小学: 诚实、勤奋、团结、创新
织染校尉小学: 团结、勤奋、健美、创新
灯市口小学: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北池子小学: 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东交民巷小学: 勤奋、礼貌、团结、活泼
礼士小学: 文明、勤奋、活泼、进取
春江小学: 勤奋、诚实、友爱、进取
新鲜小学: 团结、勤奋、文明、健康
史家小学: 勤勉、文雅、活泼、奋进
西总布小学: 团结、勤奋、文明、进取
东总布小学: 勤奋、诚实、团结、进取
新开路小学: 活泼、勇敢、团结、勤奋
遂安伯小学: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丁香小学: 团结、活泼、求知、奋进
特教学校: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铁路一小: 文明、勤奋、团结、进取
景山学校小学部: 明礼、勤奋、严谨、创新
一中小学部: 勤奋、求实、和谐、创新
局小学: 团结、活泼、诚实、创新
景山分校: 明礼、勤奋、严谨、创新
例4:中外著名大学校训集锦
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学者和学人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非常优秀,且几成清华办学历史的标志性话语,所以一直被今天国内的大学奉为楷模,各个大学纷纷效法以确立自己的校训。
1、北京大学: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2、北京大学精神: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3、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4、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5、东南大学:止於至善
6、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7、复旦大学校风:文明 团结 健康 奋发
8、复旦大学校学风:刻苦 严谨 求实 创新
9、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10、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11、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12、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12、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13、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14、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15、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16、济大学精神:同舟共济 自强不息
17、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18、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9、吉林大学: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20、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21、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
22、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
23、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 严谨治学 求实创新 为人师表
24、东北大学: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
25、东北大学校风:献身 求实 团结 创新
26、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27、上海大学:自强不息
28、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29、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 至人至德
30、国防科技大学:奉献 求实
31、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32、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33、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34、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35、云南大学校风:高远 务实 勤勉 卓越
36、青岛大学:博学笃志 明德求真 守正出奇
37、对外经贸大学:博学 诚信 求索 笃行
38、安徽大学:至诚 至坚 博学 笃行
39、西南联大:刚毅坚卓
40、东莞理工大学:团结 守纪 求实 进取
41、广州大学:博学笃行 与时俱进
42、西南政法大学:求实 创新 团结 奋进
43、大连理工大学: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44、深圳大学:坚定信念,崇尚科学,团结进取,文明修身,奋发成才。
45、五邑大学:爱学、多思、求实、创新。
46、聊城大学: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47、四川师范大学: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48、曲阜师范大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9、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50、国家会计学院:不做假帐
51、南华大学:明德博学,求实致远
52、燕京大学: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53、黑龙江大学 :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54、台湾大学——敦品励学 爱国爱人
55、东北大学——团结创新 献身求实
56、湖南大学——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
57、河北大学——实事求是 笃学诚行
58、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59、霍普金斯大学:真理使你成为自由人
60、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61、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62、台湾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63、华中科技大学:团结、求实、创新、进取
64、武汉化工学院:团结、严谨、勤奋、求实
65、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66、武汉科技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67、中南民族学院:团结、勤奋、博学、创新
68、中国海洋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69、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70、西安交通大学: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71、山东师范大学: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72、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泽东)
73、新东方学校: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74、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75、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直译: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76、兰州大学:博学笃行 自强为新
77、华南理工: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78、重庆大学:厚德笃学 砺志创新
79、哈工程 : 大工至真 大学至善
80、湖南大学:事实求是 敢为人先
81、北航大学: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82、南航大学:团结简朴 唯实创新
83、北京理工: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84、南京理工:团结献身 求是创新
85、南京师大: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
86、中国矿业:勤奋求实 进取奉献
87、中国药科:严谨求实 团结创新
88、中国石油: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
89、北京科大:学风严谨 崇尚实践
90、北京邮电:团结勤奋 严谨创新
91、华中师大: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92、华中农业:团结勤俭 求是奋进
93、南京农大: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94、西安电子: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95、成都电子:团结奋进 求实创新
96、西南交大: 勤奋自信 遵纪文明
97、湘潭大学:博学笃行 盛德日新
98、南华大学:明德博学 求实致远
99、中国农大:博大精深
100、北方交大:信敏廉毅
101、西工大 :公诚勇毅
102、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103、太原理工:求实创新
104、中科大 :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105、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106、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107、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108、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109、伯克利加州大学:让这里光芒闪耀
110、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111、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112、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113、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
114、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115、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116、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117、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118、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119、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120、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121、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122、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123、斯坦佛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124、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125、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126、新南威尔士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
127、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128、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129、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各大高校的名牌校训是什么?
1丶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丶北京大学:无校训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中央财经大学: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同济大学:同舟共济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
北京医科大学: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中国民航学院:笃学精博、严谨创新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 朝气蓬勃
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
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 博精 创新 奉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博学、求索、笃行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上海财大:经世济国
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
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 荣誉 责任
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南理工: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
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大连理工: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华南理工: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武汉理工大学: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笃实、求源、创新
西北工业:公诚勇毅
南京工业大学: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河南农业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求实
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华南农业大学:修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兰州商学院: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苏大: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兰州大学:勤奋 求实 创新
山西大学:登崇俊良 求真至善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FDU:博学而笃志
吉林大学: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
江苏警官学院:无私奉献
黑龙江大学:参天尽物 博学慎思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烟台大学:勤奋创新育德守纪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大连大学:文明自强,求是创新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长安大学(长大): 求实 笃学 务实 创新
江苏大学:博学、求是、明德
湖南大学: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
燕京大学:自由、博爱、民主
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红河学院:里仁明德.
燕山大学:厚德树人 博学济世
上海水产大学:团结敬业 求实创新
川大:坚韧不怠,日进有功
华侨大学校训:会通中外 并育德才
关于中国100所名校校风和中国百所名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