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周测卷(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结合题型)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周测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结合题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我想要2次函数配套练习册的题目一道一道题的

这是函数专题。不知道你是几年级,这些事中考原题。前面有几道例题,后面是真题练习。感觉挺好的。

要是有别的想要的,给我留言吧

例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若点(1,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n的值是 .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确定其解析式,并会用解析式确定点的坐标.

【思路点拨】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所以可将点(2,5)的坐标代入,求k就可确定解析式,再将点(1,n)代入解析式中求n的值.或直接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即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之积为常数k来求n,由题意得2×5=1×n,所以n=10.

【答案】填10.

【方法点拨】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经过变形,可以得到,因为k是一个常数,所以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所在的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是一个定值,根据这个结论,很容易求出这类问题的结果.

例2如图3-1,已知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

A. (0,0) B. C. D.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线段、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当线段AB最短时AB⊥BO,又由点B在直线上可知∠AOB=45°,且OA=1,过点B作x轴的垂线,根据等腰“三线合一”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容易求得点B坐标为,

【答案】选B.

【误区警示】部分学生能找出B点运动到何处线段AB最短,但却无法求出具体坐标。突破方法:已知直线BO解析式,求点的坐标是根据两直线相交,再求出AB直线的解析式,利用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

解题关键:互相垂直的两直线解析式中,一次项系数互为倒数,据此再结合点A的坐标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

例3某出版社出版一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若该读物首次出版印刷的印数不少于5000册时,投入的成本与印数间的相应数据如下:

印数x(册) 5000 8000 10000 15000 …

成绩y(元) 28500 36000 41000 53500 …

(1)经过对上表中数据的探究,发现这种读物的投入成本y(元)是印数x(册)的一次函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的以值范围);

(2)如果出版社投入成绩48000元,那么能印读物多少册?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及其应用.

【思路点拨】(1)设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则,解得,所以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2)因为,所以x=12800

【答案】能印该读物12800册.

【方法点拨】关键要从题目所给表格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一对值代入所设解析式,求出解析式。

例4若M、N、P三点都在函数(k<0)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用函数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

【思路点拨】反比例函数当k<0时,其图象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结合图象可知,>>,

【答案】选B.

【误区警示】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容易错误的理解成“当 k<0时,图象位于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突破方法:不单纯的根据性质进行判断,而是画出图象,结合草图进行判断。

解题关键: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在描述时,因为是双曲线,所以一定要说明“在每一象限内”这一前提。

例6已知抛物线的部分图象如图3-2所示,若y<0,则x的取值范围是

A.-1<x<4 B.-1<x<3

C.x<-1或 x>4 D.x<-1或 x>3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不等式.

【思路点拨】抛物线的图象上,当y=0时,对应的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1,0)、(3,0).当y<0时所对应的是x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x在-1与3之间,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1<x<3 ,

【答案】选B.

【方法点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y<0在图象上反映出来的是对应x轴下面的部分,而这一段图象对所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至3,其中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以及抛物线与x轴左边的交点坐标来确定的。

例7在直角坐标平面中,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C,如图3-3,点C的坐标为(0,-3),且BO=CO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M,求AM的长.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思路点拨】由题目条件,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1),

,,

(2),

.

【答案】(1);(2)。

【方法点拨】部分学生因为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两个点的坐标,因此在求待定系数时遇到困难。突破方法:由BO=CO且点C的坐标为(0,-3)可推知点B的坐标为(3,0),然后代入求解。

例8小明在银行存入一笔零花钱,已知这种储蓄的年利率为n%.若设到期后的本息和(本金+利息)为y(元),存入的时间为x(年),那么(1)下列那个图像更能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图中你能看出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一年后的本息和是多少元?

(2)根据(1)的图象,求出y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两年后的本息和.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生活问题及根据图象求解析式.

【思路点拨】(1)图乙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存入的本金是100元一年后的本息和是102.25元

(2)设y与x的关系式为:y=100 n%x+100

把(1,102.25)代入上式,得n=2.25

∴y=2.25x+100

当x=2时,y=2.25×2+100=104.5(元)

【答案】(1)图乙,存入的本金是100元,一年后的本息和是102.25元。(2)两年后的和是104.5元。

【方法点拨】在选择图象时,应抓住起始钱数为100元,然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加,到1年时总钱数变为102.25元。确定好图象后,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利用待定系数法,容易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例9一次函数y=x+b与反比例函数 图像的交点为A(m,n),且m,n(mn)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7)x+k+3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k为非负整数,m,n为常数.

(1)求k的值;

(2)求A的坐标与一次函数解析式.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思路点拨】(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

△== ∴

又∵k为非负整数 ∴k=0,1

当k=0时,方程kx2+(2k-7)x+k+3=0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与题设矛盾

∴k=1

(2)当k=1时,方程x2-5x+4=0 ∴

∵mn ∴m=1 n=4 即A点的坐标为(1,4)

把A(1,4)坐标代入y=x+b得b=3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x+3

【答案】(1)k=1;(2)A(1,4),函数解析式为y=x+3。

【方法点拨】因本题涉及一元二次方程及二次函数相关问题,部分学生综合运用遇到困难。突破方法:要求k的值,与之相关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由此根据根的判别式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结合其它条件求出k的值。

例10阅读:我们知道,在数轴上,x=1表示一个点,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1表示一条直线;我们还知道,以二元一次方程2x-y+1=0的所有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形就是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它也是一条直线,如图3-4中,图①.

观察图①可以得出:直线=1与直线y=2x+1的交点P的坐标(1,3)就是方程组的解,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在直角坐标系中,x≤1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即直线x=1以及它左侧的部分,如图3-4中,图②;y≤2x+1也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即直线y=2x+1以及它下方的部分,如图3-4中,图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3-5,用作图象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2)用阴影表示,所围成的区域.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阅读理解发与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1)如图所示,在坐标系中分别作出直线x=-2和直线y=-2x+2,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是P(-2,6).

则是方程组的解.

(2)如阴影所示.

【答案】(1);(2)如图3-5所示。

【方法点拨】本题的难点是对题目条件所给信息的理解与运用。突破方法:结合图形反复研读,理解不等式与它所对应的直线的关系,并能在图象中用阴影表示出来。运用这一知识求解不等式组时,也就是要找出各不等式所表示的阴影的公共部分。

例11如图3-6,已知O为坐标原点,∠AOB=30°,∠ABO=90°,且点A的坐标

为(2,0).

(1) 求点B的坐标;

(2) 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B、O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 在(2)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不包括点O、B)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四边形ABCO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并探索抛物线上点的存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思路点拨】(1) 在Rt△OAB中,∵∠AOB=30°,∴ OB=. 过点B作BD垂直于x轴,垂足为D,则 OD=,BD=,∴ 点B的坐标为() .

(2) 将A(2,0)、B()、O(0,0)三点的坐标代入y=ax2+bx+c,得

解方程组,有 a=,b=,c=0.

∴ 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 y=x2+x.

(3) 设存在点C(x , x2+x)(其中0x),使四边形ABCO面积最大.

∵△OAB面积为定值,

∴只要△OBC面积最大,四边形ABCO面积就最大.

过点C作x轴的垂线CE,垂足为E,交OB于点F,则

S△OBC= S△OCF +S△BCF==,

而 |CF|==,

∴ S△OBC= .

∴ 当x=时,△OBC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此时,点C坐标为(),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

【答案】(1)B;(2)y=x2+x;(3)存在点C坐标为(),此时四边形ABCO的面积最大为。

【方法点拨】(1)解题方法较为灵活,容易解决。(2)因为已具备图象上三点坐标,可直接设为一般式,代入三点求解;也可以设为两根式,再代入点B坐标求解。(3)关键要抓住四边形ABCO的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OAB面积为定值,因此要四边形面积最大,问题转化为判断△OBC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

●难点突破方法总结

函数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课改实验区的函数综合题其背景材料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考查,但其计算量和书写量与非课改区相比,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完成函数问题方面,要注重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种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这是解决所有函数问题的基本前提。

2.应用函数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时,要树立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形象、直观地解决有关不等式、最值、方程的解、以及图形的位置关系等问题。

3.利用转化思想,通过求点的坐标,来达到求线段长度;通过求线段的长度求点的坐标;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抛物线与x轴交点问题。

4.探究性问题的解题思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解答相关问题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特殊点法;(2)分类讨论法;(3)类比猜测法等,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具体题目的特点进行分析,灵活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数学思想及解题技巧。

●拓展演练

一、填空题

1. 如果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2,4),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

3.二次函数与轴有 个交点,交点坐标是 .

4.已知是整数,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m= .

5.直线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

6.试写出图象位于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的一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

7.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则k的值为 .

8. 双曲线和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是A(-1,-4),B(2,m),则a+2b=____________.

9. 已知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内,则k的值可为 .(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k的值即可)

10.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则I关于R的函数表达式为 .

二、选择题

11. 直线y=kx+1一定经过点( )

A.(1,0) B.(1,k) C.(0,k) D.(0,1)

12. 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若∠ADE=∠C,且AB=5,AC=4,AD=x,AE=y,则y与x的关系式是( )

A.y=5x B.y=x C.y=x D.y=x

13. y=(x-1)2+2的对称轴是直线 (

A.x=-1 B.x=1 C.y=-1 D.y=1

14. 如图,△ABC和△DEF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DEF=90°,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现从点C、E重合的位置出发,让△ABC在直线EF上向右作匀速运动,而△DEF的位置不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运动的距离为.下面表示与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

15.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点Q(a-1,b+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6.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A.中, 取全体实数 B.中, 取的实数

C.中, 取的实数 D.中, 取的实数

17.当路程s一定时,速度v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反比例函数 B.正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

18.若二次函数,当x取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时,函数值为( )

A.a+c    B.a-c    C.-c    D.c

19.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该抛物线在轴右侧部分与轴交点的坐标是

A.(,0) B.(1,0) C.(2,0) D.(3,0)

20.抛物线的图角如图,则下列结论:①>0;②;③<0;④<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三、解答题

21.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日销售价(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元) 15 20 25 30 …

(件) 25 20 15 10 …

(1)在草稿纸上描点,观察点的颁布,建立与的恰当函数模型.

(2)要使每日的销售利润最大,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6,O为坐标原点,边OC在x轴的正半轴上,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E是边AB上的一点,直线EC交y轴于F,且S△FAE∶S四边形AOCE=1∶3.

(1) 求出点E的坐标;

(2)求直线EC的函数解析式.

23.某厂从2001年起开始投入技术改进资金,经技术改进后,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具体数据如下表:

年 度 2001 2002 2003 2004

投入技改资金z(万元) 2.5 3 4 4.5

产品成本(万元/件) 7.2 6 4.5 4

(1)请你认真分析表中数据,从你所学习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确定哪种函数能表示其变化规律,说明确定是这种函数而不是其它函数的理由,并求出它的解析式;

(2)按照这种变化规律,若2005年已投人技改资金5万元.

① 预计生产成本每件比2004年降低多少万元?

② 如果打算在2005年把每件产品成本降低到3.2万元,则还需投入技改资金多少万元(结果精确到0.01万元)?

24.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给定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3)设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x1,0)、B(x2,0),求的值.

25.某校的围墙上端由一段段相同的凹曲拱形栅栏组成,如图所示,其拱形图形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栅栏的跨径AB间,按相同的间距0.2米用5根立柱加固,拱高OC为0.6米.

(1)以O为原点,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以上的数据,求出抛物线y=ax2的解析式;

(2)计算一段栅栏所需立柱的总长度.(精确到0.1米)

26.如图,用长为18 m的篱笆(虚线部分),两面靠墙围成矩形的苗圃.

(1)设矩形的一边为(m),面积为(m2),求关

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为何值时,所围苗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专题三《函数》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提示: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分别为,把点(-2,4)代入)

2.(-2,5),x=-2(提示:根据顶点式,顶点为,对称轴为)

3.2,(-2,0)、(1,0)(提示:把y=0代入解析式得,解之得)

4.-3(提示:由题意,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四象限,所以,解得)

5.(提示: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为(-2,0),与y轴交点坐标为(0,-),所以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6.(提示:答案不唯一,只需满足k<0)

7.-2(提示:由可得,把点(2,-1)代入即可)

8.-2(提示:把A(-1,-4)代入求得k=4,再把B(2,m)代入求得m=2,再把A(-1,-4),B(2,2)代入y=ax+b,可求得a=2,b=-2)

9. 1(提示:答案不唯一,只需满足<0即可)

10.(提示:设,把(2,3)代入,求得k=6)

二、选择题

11.D(提示:把各选项的坐标分别代入)

12.C(提示:根据题意,△AED∽△ABC,所以即,所以)

13. B(提示:根据顶点式,对称轴为)

14. C(提示:由题意,y的变化规律为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且抛物线的开口均向上)

15. B(提示:P(a,b)在第二象限,所以a<0,b>0,所以a-1<0,b+1>0,因此点Q(a-1,b+1)在第二象限)

16.D(提示:D项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应取的x>-3实数)

17.A(提示:由题意,当s一定时,速度v是时间t的反比例函数)

18.D(提示:二次函数对称轴为y轴,当x取时函数值相等,所以关于对称轴对称,所以,把x=0代入解析式得y=c)

19.B(提示:由图象可看出抛线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x=-3,则另一点与之关于x=-1对称,为x=1,所以另一点为(1,0))

20.B(提示:由图象可知>0,>0,<0,所以<0,所以<0;又因为点(1,2)在抛物线上,把(1,2)代入解析式可得;由图象可知,当x=-1时,对应的y在x轴下方,所以<0;而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故>0)

三、解答题

21.解:(1) 经观察发现各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设 (k≠0)

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2)设日销售利润为z ,则=

当x=25时,z最大为225,

所以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25元时,日销售利润最大为225元.

22.解:(1) ∵S△FAE∶S四边形AOCE=1∶3, ∴S△FAE∶S△FOC=1∶4,

∵四边形AOCB是正方形, ∴AB‖OC, ∴△FAE∽△FOC,∴AE∶OC=1∶2,

∵OA=OC=6, ∴AE=3, ∴点E的坐标是(3,6)

(2) 设直线EC的解析式是y=kx+b,

∵直线y=kx+b过E(3,6)和C(6,0)

∴,解得:

∴直线EC的解析式是y=-2x+12

23.解:(1)设其为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当时,; 当=3时,6.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把时,代人此函数解析式,左边≠右边. ∴其不是一次函数.

同理.其也不是二次函数.

设其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当时,,

可得 解得 ∴反比例函数是.

验证:当=3时,,符合反比例函数.

同理可验证4时,,时,成立.

可用反比例函数表示其变化规律.

(2)解:①当5万元时,,. (万元),

∴生产成本每件比2004年降低0.4万元.

②当时,. ∴

∴(万元)

∴还约需投入0.63万元.

24.解:(1)∵,

∴当x=2时,.

(2)如图,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对称轴为x=2,顶点为(2,-3).

(3)由题意,x1,x2,是方程x2-4x+1=0的两根,

∴x1+x2=4,x1x2=1.

25.解:(1) 由已知:OC=0.6,AC=0.6,得点A的坐标为(0.6,0.6),

代入y=ax2,得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2)点D1,D2的横坐标分别为0.2,0.4,

代入y=x2,得点D1,D2的纵坐标分别为:y1=×0.22≈0.07,y2=×0.42≈0.27,

∴立柱C1D1=0.6-0.07=0.53,C2D2=0.6-0.27=0.33,

由于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栅栏所需立柱的总长度为:

2(C1D1+ C2D2)+OC=2(0.53+0.33)+0.6≈2.3米.

26.解:(1) 由已知,矩形的另一边长为

则=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18.

(2)∵ ==

∴ 当=9时(0<9<18),苗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81

又解: ∵ =-1<0,有最大值,

∴ 当 =时(0<9<18), ()

己知一次函数y=2x+b的函数与反比例函数yx/k的图象交于A(-1,-4)

y=2x+b的图像过点(-1,-4),

∴-4=-2+b,b=-2,

同理,-4=k/(-1),k=4.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是y=2x-2,y=4/x.

由{y=2x-2,①

{y=4/x,

相减得2x-2-4/x=0,

∴x^2-x-2=0,x1=-1,x2=2,

分别代入①,y1=-4,y2=2.

∴另一交点B为(2,2).

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2007-10-22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座位_______分数_______ 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 A. B. C. D. 2.算术平方根比原数大的数是( ) A.正实数 B.负实数 C.大于0而小于1的数 D.不存在 3.下列图形中,绕某个占旋转180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 ①..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444

2007-10-22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如图,已知:AB‖CD,若∠1=50°,则∠2的度数是( )A,50° B,60° C,130 D,120°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够直接判断‖的是( )A.∠1=∠4 B.∠3=∠4 C.∠2+∠3=180° D.∠1=∠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是3,一边是6,则它的周长等于( )A.12 B.12 或15 C.15 D.18或15 以下各组数据能作为..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36

2008-01-31 八年级函数及其图象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函数及其图象》测试题姓名:___ 班级:___ 考号:___ 分数:___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 A、 B、 且 C、 D、 且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1,-1) 一定在___上。 A.、抛物线y=x2上 B、双曲线y= 上 C、直线y=x上 D、直线y=-..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44

2008-01-31 八年级数学(上)函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函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我能选 1.若y与x的关系式为y=30x-6,当x= 时,y的值为 ( ) A.5 B.10 C.4 D.-4 2.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A.y=2x2中,x取全体实数 B.y= 中,x取x≠-1的实数 C.y= 中,x取x≥2的实数 D.y= 中..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41

2008-01-31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一次函数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一次函数试题姓名 一. 填空(每题4分,共32分) 1.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2. 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 3. 一次函数y= -2x+4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与y轴交点坐标是 图象与坐..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30

2008-01-3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章一次函数测试

北师大彼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测试题一填空题: 1、已知某晚报的售价是每份0.50元,y表示销售x份报纸的总价,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若直线y=kx经过点(1,2),则k的值是( ) 2、若函数y=(m—2)x+5—m是一次函数,则m满足的条件是( )若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0

2008-01-31 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图象训练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图象习题 一.选择题: 1.点A( , )关于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 2.下列函数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不正确的是 ( ..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3

2008-01-31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反比例函数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2、已知y与x成正比例,z与y成反比例,那么z与x之间的关系是(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有可能成正比例也有可能是反比例 D 无法确..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17

2008-01-31 八年级分式函数测试题

八年级分式函数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细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若分式 的值为零,则 ; 2.分式 , , 的最简公分母为 ; 3.计算: ; 4.若 ,则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5. 点A(-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10

2008-01-3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一次函数测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一次函数试题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18

2008-01-31 八年级数学应用题 31道

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应用题班级 姓名 1、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的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 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0

2007-11-21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检测题

班级 姓名 评分 (卷面总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的绝对值是 ,= ,= ; 2,两个无理数的乘积是有理数,试写出这样的两个无理数 ;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741

2007-11-21 8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2005-2006学年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8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简洁的结果,表达的是你敏锐的思维,需要的是细心!每小题3分,共30分) 1,8的立方根是……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343

2007-11-21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惠安县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计算:= . 2,不等式5的解...ABCD中,E,F分别是对角线AC,CA延长线上的点,且CE=AF,试说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3,(5分)如图,在梯形...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50

2007-11-21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澧县2006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班次_______ 姓名_______ 计分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计算:① =_____.② =______. 2,当x______时, 有意义. 3,图1……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59

2007-11-21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05—0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数 学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36分,第二卷84分,共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45分) 一,请你选一选.(每题3分,共45分) 1.若,,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形状是 ( ) 2.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26

2007-11-19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试题一

华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一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在下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57

2007-11-19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10)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 班别: .座号: .评分: .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把所选的答案的编号填入该题后面的括号内.) 1.16的平方根是 [ ] A. 4 B. ±4 C.……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0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谁有 初二 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急~~

人教实验版八年级期末复习测试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 、 、 、 、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如果把 中的x和y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5倍 B、不变 C、缩小5倍 D、扩大4倍

3、已知正比例函数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 (k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1),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 D. (2,-1)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10米 B.15米 C.25米 D.30米

5、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菱形或矩形 B、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矩形或等腰梯形 D、菱形或直角梯形

6、把分式方程 的两边同时乘以(x-2), 约去分母,得( )

A.1-(1-x)=1 B.1+(1-x)=1 C.1-(1-x)=x-2 D.1+(1-x)=x-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8,AB=10,CD=6,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 ( )

A、 B、 C、 D、

9、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B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2 C、-1<x<0,或x>2 D、x<-1,或0<x<2

10、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 , 。下列说法:①两组的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④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组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共有( ).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数 甲组 2 5 10 13 14 6

乙组 4 4 16 2 12 12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1、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速度为m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的速度为n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A、 B、 C、 D、

12、李大伯承包了一个果园,种植了100棵樱桃树,今年已进入收获期。收获时,从中任选并采摘了10棵树的樱桃,分别称得每棵树所产樱桃的质量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质量(千克) 14 21 27 17 18 20 19 23 19 22

据调查,市场上今年樱桃的批发价格为每千克15元。用所学的统计知识估计今年此果园樱桃的总产量与按批发价格销售樱桃所得的总收入分别约为( )

A. 2000千克,3000元 B. 1900千克,28500元

C. 2000千克,30000元 D. 1850千克,27750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3、当x 时,分式 无意义;当 时,分式 的值为零

14、各分式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双曲线 经过点(-1,3),如果A( ),B( )两点在该双曲线上,且 < <0,那么 .

16、梯形 中, , , 直线 为梯形 的对称轴, 为 上一点,那么 的最小值 。

(第16题) (第17题) (第19题)

17、已知任意直线l把□ABCD分成两部分,要使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直线l所在位置需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

18、如图,把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落在点A处,点D落在点G处,若∠CFE=60°,且DE=1,则边BC的长为 .

19、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AC分别交BE、DF于G、H,试判断下列结论:①ΔABE≌ΔCDF;②AG=GH=HC;③EG= ④SΔABE=SΔAG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个

20、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10,到x轴的距离为8,则此函数表达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21、已知: 是一个恒等式,则A=______,B=________。

22、如图,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 在函数 的图象上,斜边 、 都在 轴上,则点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第24题)

23、小林在初三第一学期的数学书面测验成绩分别为:平时考试第一单元得84分,第二单元得76分,第三单元得92分;期中考试得82分;期末考试得90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权重分别为10%、30%、60%计算,那么小林该学期数学书面测验的总评成绩应为_____________分。

24、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25、(5分)已知实数a满足a2+2a-8=0,求 的值.

26、(5分)解分式方程:

27、(6分)作图题:如图,RtΔABC中,∠ACB=90°,∠CAB=30°,用圆规和直尺作图,用两种方法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且要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

28、(6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D的平分线CF交边AB于F,∠ADC的平分线DG交边AB于G。

(1)求证:AF=GB;(2)请你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9、(6分)张老师为了从平时在班级里数学比较优秀的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王军 68 80 78 79 81 77 78 84 83 92

张成 86 80 75 83 85 77 79 80 80 75

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平均成绩 中位数 众数

王军 80 79.5

张成 80 80

(1)填写完成下表:

(2)张老师从测验成绩记录表中,求得王军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 =33.2,请你帮助张老师计算张成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 ;

(3)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张老师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30、(8分)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分钟).据了解,设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与时间x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与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

(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

31、(6分)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需要16天完成,现在两队合做9天,甲队因有其他任务调走,乙队再做21天完成任务。甲、乙两队独做各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32、(10分)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EF⊥BC,EG⊥CD,垂足分别是F、G.求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B 6、D 7、A 8、A 9、D 10、D 11、C 12、C

二、填空题

13、 ,3 14、 15、 16、 17、经过对角线的交点 18、3 19、3

20、 或 21、A=2,B=-2 22、( ,0) 23、88分 24、4

三、解答题

25、解: =

= =

∵a2+2a-8=0,∴a2+2a=8

∴原式= =

26、解:

经检验: 不是方程的解

∴原方程无解

27、1°可以作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则线段CD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2°可以先找到AB边的中点D,则线段CD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3°可以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交BA于点BA与点D,则△BCD就是等腰三角形。

28、(1)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D=BC

∴∠AGD=∠CDG,∠DCF=∠BFC

∵DG、CF分别平分∠ADC和∠BCD

∴∠CDG=∠ADG,∠DCF=∠BCF

∴∠ADG=∠AGD,∠BFC=∠BCF

∴AD=AG,BF=BC

∴AF=BG

(2)∵AD‖BC ∴∠ADC+∠BCD=180°

∵DG、CF分别平分∠ADC和∠BCD

∴∠EDC+∠ECD=90° ∴∠DFC=90°∴∠FEG=90°

因此我们只要保证添加的条件使得EF=EG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添加∠GFE=∠FGD,四边形ABCD为矩形,DG=CF等等。

29、1)78,80(2)13(3)选择张成,因为他的成绩较稳定,中位数和众数都较高

30、(1) (2)20分钟

31、解:设甲、乙两队独做分别需要x天和y天完成任务,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经检验: , 是方程组的解。

答:甲、乙两队独做分别需要24天和28天完成任务。

32、证明:连接CE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BC,∠ABD=∠CBD=45°,∠C=90°

∵EF⊥BC,EG⊥CD

∴四边形GEFC为矩形

∴GF=EC

在△ABE和△CBE中

∴△ABE≌△CBE

∴AE=CE

∴AE=CF

[img]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数学期末考试快到了,不知道 八年级 的同学们是否准备好考试前的准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 八年级数学 期末试卷,感谢欣赏。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 ) B.( , ) C.( , ) D.( , )

2.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 D.

3.要判断甲、乙两队舞蹈队的身高哪队比较整齐,通常需要比较这两队舞蹈队身高的( ).

A. 方差 B.中位数 C. 众数 D.平均数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5.已知反比例函数 ,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图象必经过点(1,2) B. 随 的增大而减少

C.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D.若 1,则 2

6.如图,菱形ABCD中,∠ A=60°,周长是16,则菱形的面积是()

A.16 B.16 C.16 D.8

7.如图,矩形 的边 ,且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轴的正半轴上,点 在点 的左侧,直线 经过点 (3,3)和点 ,且 .将直线 沿 轴向下平移得到直线 ,若点 落在矩形 的内部,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8.化简: .

9.将0.0000001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0.在□ABCD中,∠A:∠B=3:2,则∠D =度.

11.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 时, 的取值范围是.

12.某校为了发展校园 足球 运动,组建了校足球队,队员年龄分布如右上图所示,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13.化简: =.

14.若点M(m,1)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m =.

15.直线 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的顶点 、 、 的坐标分别为(﹣1,1)、

(﹣1,﹣1)、(1,﹣1),则顶点 的坐标为.

17.如图,在△ABC中,BC =10,AB = 6,AC = 8,P为

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的

中点,则(1) 度;(2)AM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9题,共89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8.(9分)计算:

19.(9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20.(9分)如图,在矩形 中,对角线 与 相交于点 , , ,求 的长.

21.(9分)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A ,C ,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

(1) 求反比例函数 和一次函数 的表达式;

(2) 连接OA,OC.求△AOC的面积.

22.(9分)某学校设立学生奖学金时规定:综合成绩最高者得一等奖,综合成绩包括体育成绩、德育成绩、学习成绩三项,这三项成绩分别按1︰3︰6的比例计入综合成绩.小明、小亮两位同学入围测评,他们的体育成绩、德育成绩、学习成绩如下表.请你通过计算他们的综合成绩,判断谁能拿到一等奖?

体育成绩 德育成绩 学习成绩

小明 96 94 90

小亮 90 93 92

23.(9分)某校初二年学生乘车到距学校40千米的 社会实践 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一部分学生乘旅游车,另一部分学生乘中巴车,他们同时出发,结果乘中巴车的同学晚到8分钟.已知旅游车速度是中巴车速度的1.2倍,求中巴车的速度.

24.(9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4cm,BC =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点O.

(1)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FCE为菱形;

(2)求AF的长.

25.(13分)甲、乙两人从学校出发,沿相同的线路跑向体育馆,甲先跑一段路程后,乙开始出发,当乙超过甲150米时,乙停在此地等候甲,两人相遇后,乙和甲一起以甲原来的速度跑向体育馆,如图是甲、乙两人在跑步的全过程中经过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的函数图象,请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

(1)在跑步的全过程中,甲共跑了米,甲的速度为米/秒;

(2)求乙跑步的速度及乙在途中等候甲的时间;

(3)求乙出发多长时间第一次与甲相遇?

26.(1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 分别与 轴、 轴交于点 、 ,且与直线 : 交于点 .

(1)点 的坐标是;点 的坐标是 ;点 的坐标是;

(2)若 是线段 上的点,且 的面积为12,求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设 是射线 上的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使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D; 2.B; 3.A; 4.B; 5.B; 6.D; 7.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8. ; 9. ; 10. 72; 11. ; 12. 14岁(没有单位不扣分); 13. ; 14. ;

15.(0,2); 16.(1,1); 17. (1)90;(2) 2.4

三、解答题(共89分)

18.(9分) 解:

= …………………………8分

=6………………………………………9分

19.(9分)解:

= …………3分

= …………………………5分

= …………………………………6分

当 时,原式= …………………7分

=2………………………9分

20. (9分) 解:在矩形 中

,………………2分

……………………………3分

∴ 是等边三角形………………5分

∴ ………………………6分

在Rt 中,

………………9分

21.(9分) 解:(1)∵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A﹙-2,-5﹚,

∴ m=(-2)×( -5)=10.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2分

∵ 点C﹙5,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

∴ C的坐标为﹙5,2﹚. …………………………………………………………………3分

∵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C,将这两个点的坐标代入 ,得

解得 ………………………………………………………5分

∴ 所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3. …………………………………………………6分

(2) ∵ 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交y轴于点B,

∴ B点坐标为﹙0,-3﹚. ………………………………………………………………7分

∴ OB=3.

∵ A点的横坐标为-2,C点的横坐标为5,

∴ S△AOC= S△AOB+ S△BOC= . ………………9分

22.(9分)解:小明的综合成绩= …………………………(4分)

小亮的综合成绩= ………………………(8分)

∵92.191.8 , ∴小亮能拿到一等奖. …………………………………………(9分)

23.(9分)

解:设中巴车速度为 千米/小时,则旅游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1分

依题意得  ………………………5分

解得  ………………………7分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8分

答:中巴车的速度为50千米/小时.  ………………………9分

24.(9分)(1)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EO =∠CFO,

∵AC的垂直平分线EF,

∴AO = OC,AC⊥EF,………………………………2分

在△AEO和△CFO中

∴△AEO ≌△CFO(AAS),………………………………3分

∴OE = OF,

∵O A= OC,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4分

∵AC⊥EF,

∴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5分

(2)解:设AF=acm,

∵四边形AECF是菱形,

∴AF=CF=acm,…………………………………………6分

∵BC=8cm,

∴BF=(8-a)cm,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42+(8-a)2=a2,…………8分

a=5,即AF=5cm。………………………………………………9分

25.(13分) 解:(1)900,1.5.…………………………4分

(2)过B作BE⊥x轴于E.

甲跑500秒的路程是500×1.5=750米,……………………5分

甲跑600米的时间是(750﹣150)÷1.5=400秒,…………6分

乙跑步的速度是750÷(400﹣100)=2.5米/秒,……………7分

乙在途中等候甲的时间是500﹣400=100秒.………………8分

(3)∵D(600,900),A(100,0),B(400,750),

∴OD的函数关系式是 ……………………9分

AB的函数关系式是 ……………11分

根据题意得

解得 ,…………………………12分

∴乙出发150秒时第一次与甲相遇.…………13分

26. (13分)解:(1)(6,3);(12,0);(0,6);………………3分

(2)设D(x, x),

∵△COD的面积为12,

∴ ,

解得: ,

∴D(4,2),………………………………………………5分

设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是 ,

把C(0,6),D(4,2)代入得: ,

解得: ,

则直线CD解析式为 ;……………………7分

(3)存在点Q,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如图所示,分三种情况考虑:

(i)当四边形 为菱形时,由 ,得到四边形 为正方形,此时 ,即 (6,6);………………………………………………9分

(ii)当四边形 为菱形时,由 坐标为(0,6),得到 纵坐标为3,

把 代入直线 解析式 中,得: ,此时 (﹣3,3);…………11分

(iii)当四边形 为菱形时,则有 ,

此时 (3 ,﹣3 ),……………………………………13分

综上,点 的坐标是(6,6)或(﹣3,3)或(3 ,﹣3 ).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1. 2016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 2017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3. 八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4.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5. 八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人教版八下数学综合练习加答案 免费的 ~~~~~急~~~~~~

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

1.若函数y= (m+2)x 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A.2 B.− 2 C.±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 − B.y = − C.y = −1 D.y =

3.函数y = −kx与y = (k≠0)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0 B. 1 C.2 D.不确定

4.函数y = kx+b与y = (kb≠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5.若y与x成正比,y与z的倒数成反比,则z是x的(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二次函数 D.不能确定

6.下列函数中y既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 − B.10x = −5y C.y = 4 D. xy= −2

二. 填空题

7.一般地,函数__________是反比例函数,其图象是__________,当k0时,图象两支在__________象限内.

8.已知反比例函数y = ,当y = 6时,x =_________.

9.正比例函数y = 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CD⊥x轴于D,如图所示,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

1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3,5),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1.若函数y = 4x与y =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 ,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___.

12.已知圆柱的侧面积是10π cm2,若圆柱底面半径为r cm,高为h cm,则h与r的函数关系式是

三. 解答题

13.直线y = kx+b过x轴上的点A( ,0),且与双曲线y = 相交于B、C两点,已知B点坐标为(− ,4),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

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

1.若函数y= (m+2)x 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A.2 B.− 2 C.±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 − B.y = − C.y = −1 D.y =

3.函数y = −kx与y = (k≠0)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0 B. 1 C.2 D.不确定

4.函数y = kx+b与y = (kb≠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5.若y与x成正比,y与z的倒数成反比,则z是x的(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二次函数 D.不能确定

6.下列函数中y既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 − B.10x = −5y C.y = 4 D. xy= −2

二. 填空题

7.一般地,函数__________是反比例函数,其图象是__________,当k0时,图象两支在__________象限内.

8.已知反比例函数y = ,当y = 6时,x =_________.

9.正比例函数y = 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CD⊥x轴于D,如图所示,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

1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3,5),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1.若函数y = 4x与y =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 ,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___.

12.已知圆柱的侧面积是10π cm2,若圆柱底面半径为r cm,高为h cm,则h与r的函数关系式是

三. 解答题

13.直线y = kx+b过x轴上的点A( ,0),且与双曲线y = 相交于B、C两点,已知B点坐标为(− ,4),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

14.已知一次函数y = x+2与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P(a,b),且P到原点的距离是10,求a、b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 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m≠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

(1)求点A、B、D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6.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A、B两点.

(1)利用图中的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17.某空调厂的装配车间计划组装9000台空调:(1)从组装空调开始,每天组装的台数m(单位:台/天)与生产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原计划用2个月时间(每月以30天计算)完成,由于气温提前升高,厂家决定这批空调提前十天上市,那么装配车间每天至少要组装多少空调

对不起,图形发不过去,请你自己画!

题精选习

习题:

1.等边三角形的高是h,则它的面积是( )

A. h2 B. h2

C. h2 D. h2

答案:B

说明:如图,ΔABC为等边三角形,AD⊥BC,且AD = h,因为∠B = 60º,AD⊥BC,所以∠BAD = 30º;设BD = x,则AB = 2x,且有x2+h2 = (2x)2,解之得x = h,因为BC = 2BD = h,所以SΔABC = BC•AD = • h•h = h2,所以答案为B.

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斜边长为5cm,其面积为( )

A.12cm2 B.10cm2

C.8cm2 D.6cm2

答案:D

说明: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xcm、ycm,依题意得:

由(1)得x+y = 7(3),由(3)得(x+y)2 = 72,即x2+y2+2xy = 49,因为x2+y2 = 25,所以25+2xy = 49,即xy = 12,这样就有S = xy = ×12 = 6,所以答案为D.

3.如图,△ABC中,∠ACB=90º,AC=12,CB=5,AM=AC,BN=BC,则MN的长是( )

A.2 B.2.6

C.3 D.4

答案:D

说明:RtΔACB中,利用勾股定理有AB2 = AC2+BC2 = 122+52 = 169,因此得,AB = 13,由已知得AM = AC = 12,BN = BC = 5,所以AM+BN = AM+BM+MN = AB+MN = 17,所以MN = 17−AB = 17−13 = 4,答案为D.

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斜边长为2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m

B. +m

C.2( +m)

D.2 +m

答案:C

说明:如图,设AC = x,BC = y,则 xy = S;因为CD为中线,且CD = m,所以AB = 2CD = 2m,所以x2+y2 = ( 2m)2 = 4m2,(x+y)2 = x2+2xy+y2 = (x2+y2)+2xy = 4m2+4S,即x+y = ,所以ΔABC的周长为:AC+BC+AB = x+y+ 2m = + 2m = 2( +m),答案为C.

5.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Δ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着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ED⊥BC,则CE的长是( )

A.10 −15

B.10−5

C.5 −5

D.20−10

答案:D

说明:设DC = x,因为∠C = 60º,ED⊥BC,所以EC = 2x;

因为ΔAEF≌ΔDEF,所以AE = DE = 5−2x;

由勾股定理得:x2+(5−2x)2 = (2x)2,即x2−20x+25 = 0,解得x = = 10±5 ;

因为DCBC = 5,所以x = 10+5 应舍去,故x = 10−5 ,所以CE = 2x = 2(10−5 ) = 20−10 ,答案为D.

6.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4、a,那么a的取值可以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C

说明:①若a为斜边长,则由勾股定理有22+42 = a2,可得a = 2 ;②若a为直角边长,则由勾股定理有22+a2 = 42,可得a = 2 ,所以a的取值可以有2个,答案为C.

7.小明搬来一架2.5米长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在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脚的距离为( )米

A.0.7 B.0.8 C.0.9 D.1.0

答案:A

说明:因为墙与地面的夹角可看作是直角,所以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梯脚与墙脚的距离为 = = = 0.7,答案为A.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

A.6 B.8 C.10 D.12

答案:C

说明:设直角边长为x,则斜边为x+2,由勾股定理得x2+62 = (x+2)2,解之得x = 8,所以斜边长为8+2 = 10,答案为C.

9.小明有一根70cm长的木棒,现有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cm、40cm、50cm的木箱,这个木箱能够容下小明的这根木棒吗?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能容下

理由:如图,利用勾股定理不难求得长方体木箱下底面的对角线长为 = 50

而木箱能容纳下的最大长度则是 = = 70

所以,这个木箱能容下小明的这根木棒.

10.如图,ΔABC中,∠A = 90º,E是AC的中点,EF⊥BC,F为垂足,BC = 9,FC = 3,求AB.

解:如图,作AD⊥BC

因为EF⊥BC,所以AD//EF

因为E为AC中点,所以F为DC的中点

因为FC = 3,所以DF = 3,DC = 3+3 = 6

因为BC = 9,所以BD = 9−6 = 3

设EC = x,则AC = 2x

由勾股定理得:AC2 = AD2+DC2,AB2 = AD2+BD2

所以AC2−AB2 = DC2−BD2①

即AC2−AB2 = 62−32 = 27

因为∠A = 90º,由勾股定理得AB2+AC2 = BC2 = 81②

由②−①得2AB2 = 81−27 = 54,所以AB2 = 27,即AB = = 3

级数学下学期复习(四)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2.某花木场有一块等腰梯形ABCD的空地,其各边的中点分别是E、F、G、H测量得对角线AC=10米,现想用篱笆围成四边形EFGH场地,则需篱笆总长度是( )

A. 40米 B. 30米 C.20米 D.10米

3.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10,BD=6,则该梯形的面积是( )

A. 30 B. 15 C. D.60

4.如图,已知矩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

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P在BC

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

的是( )

A. 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改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5.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直角

梯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 ABCD中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点,通过旋转、

平移后,图中能重合的三角形共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7.菱形的周长为高的8倍,则它的一组邻角是( )

A.30°和150° B.45°和135° C.60°和120° D.80°和100°

8.在矩形ABCD中,AB=3,BC=4,则点A到对角线BD的距离为( )

A. B.2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DC,∠C=70°,AE⊥BD于E,则∠DAE= 度

10.如图,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上,要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 (填一个即可)

(9题图) (10题图)

11.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面积为 、 、 、 四个小平行四边形,当CD沿AB自左向右在平行四边形内平行滑动时,则 与 的大小关系为 .

12.若梯形的面积为12c ,高为3cm,则此中位线长为 .

13.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菱形.

14.在梯形ABCD中,DC‖AB,DC+CB=AB,且∠A=51°,则∠B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

15.(10分)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DE=BF E

16.(18分)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C,DF⊥AB,

垂足分别是E、F,且BF=CE.

求证:(1)△ABC是等腰三角形;

(2)当∠A=90°时,试判断四边形AFDE是

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判断结论.

17.(10分)如图,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的两点,C、P为直线m上的两

点.(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

.

(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P在m上移动

那么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时总有

与△ABC的面积相等;

理由是: .

18.(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E为AD中点,

EF⊥AC交CB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与EF互相平分

19.(14分)如图,以△ABC三边为边在BC同侧作三个等边△ABD、△BCE、△ACF,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 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测试题参考答案

1~8 D C A C

B C A A

9~14 20 BE=DF(不唯一) =

4 互相垂直平分 78°

15. 略

16. (1) 略

(2)AFDE是正方形

17.(1)△ABC和△ABP, △AOC和△BOP,△CPA和△CPB;

(2) △ABP,

(3)同底等高

18.略

19. (1)略

(2)150°

关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周测卷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结合题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